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

时间:2024-12-31 06:02:55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此文共6790字]

第一篇:《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

追随“新教育之梦”——读《新教育之梦》有感

铁力市第一中学校 刘畅

2014年11月

手捧朱永新教授所撰写的《新教育之梦》静静细读时,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心中竟然时而如沐春风,时而心潮澎湃,时而惆怅茫然,时而感动不已??“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标,更有理性”。“理想因为有了教育而薪火相传,色彩斑斓”。“我们不仅要把理想播在学生的心中,更要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朱教授说得多好啊!他怀着一颗对教育理想的赤诚之心,以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新教育”的理想境界,更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中播下了教育理想的种子。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她,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想的种子定能发芽,成长为一片繁茂之林!

《新教育之梦》一书,给了我深刻的感触,也激发了我内心深处蕴藏的那份渴望。书中提到的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这个准教师眼睛一亮。“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尽管说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有些遥远,但我们生活着就要怀有梦想,工作着还要编织理想,并努力去实现理想。

一、努力做“理想德育”的追求者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都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全面发展的内容里也是以“德”为先。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从中可以看出,德育的确应该是整个教育的灵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困惑不解的问题。比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南辕北辙;有些家长对子女的缺点或错误熟视无睹,甚至宠爱有加,那教师的教育还能起作用吗?又如朱永新教授所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文化和道德相脱节的现象”。看来,德育要深入人心,深入到每个家庭,只有建立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筑起坚不可摧的 “人格长城”。

那如何使学生自觉地创造“真善美的人格”呢?作为教师,理所当然地要肩负起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任,努力做“理想德育”的追求者。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环境,开展各种自然的德育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使学生的心灵在环境中得到净化,人格得到熏陶,从而逐步克服自身的缺点,逐渐完善自己。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还必须和学生有一种平等的沟通,一种平等的探讨,一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德性。德育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我们必须要体会到“平等”在师生之间所处的重要性,失去了“平等、沟通”,失去了“鼓励、表扬”,特别对于一些常常犯错的学生,往往会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并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从而放弃了努力。

二、积极做“理想智育”的探索者

在传统的智育中,教师是真理和知识的化身,是无所不能的圣人;教师的使命就是给学生空荡荡的大脑中装知识。于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显得顺理成章;于是,“填鸭式”“满堂灌”也变得自然而然??其实,这样的智育是有害的,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在书中朱永新教授明确指出:“知识不过是智育的载体,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所得到的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传授知识,是给学生进行智力体操的训练,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以发展。通过智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并具备持久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情感、坚韧的学习意志,为他们今后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智力和能力的基础。”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积极去尝试,去摸索,去总结,去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理想智育”的美好境界。

比如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很多学生家里添置了电脑,上了网;有的学生的知识面绝不亚于教师,甚至有些高年级学生知道的东西比有的教师还要多。在这种形势下,就要求教师在教育的同时,也要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做到以前常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现在的教学改革,同样也需要教师具有创新精神。这也正如书中讲到的,“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用精彩与快乐去吸引学生,让课堂充满生气与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去实现我们的“理想智育”。

三、甘愿做“新教育”的有心人

当读到“一个优秀的教育家,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个有心人。“有心就能成功,无心就不能成功”。在工作中,和孩子们一起尽情地享受着成功的快乐,共同体验着成长路途上的挫折与失落,这些都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所以,理想的教师应该成为新教育实践中的“有心人”,要及时地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等。

因为,我更加真切地看到:这成功的背后靠的不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和不懈地追求。我想,这也将成为我未来踏上教师这个职位后所必须坚持的一点。

感谢《新教育之梦》,她,让我心随激情飞扬,梦随理想共舞,此时我又想起了叶澜教授的爱: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是一片绿叶,每一片绿叶下面都是一个绿色的心灵世界。我愿意做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和学生一起成长。“教育需要理想”,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作为一名教师,让我们甘愿做“新教育”的有心人,追随“新教育之梦”。这样,我们才能为教育播下理想的种子,才能留住教育的春天。

第二篇: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

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

最近我读了一本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我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她,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书中提到的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们这些一线教师 ……此处隐藏1682个字……进一步实施好《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建功立业工程的意见》、《贵州省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根据黔南工女子(2014)3号文件通知,瓮安县总工会女职工结合“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在全县女职工中广泛开展“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心得体会”活动,在女职工中掀起读书热潮。

笔者是一个爱书之人,更是一个爱看书之人,针对此次活动更是非常认真的对待。我从朋友那儿借来一本关于教育方面的书——《新教育之梦》,此书是朱永新编著的。该书主要谈论的是作者理想的教育,分别从理想的德、智、体、美、劳以及“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这几个方面来展开他的文章的。在此,笔者想重点谈谈自己对该书最后一章“理想的父母”的心得体会。

作者在文章中谈到“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善于发现孩子天赋,善于挖掘孩子潜能,善于培养孩子特长的父母”,这使我想到,如今,仍存在着许多父母不顾子女的感受、不考虑孩子自己的想法而为他们“包办一切”。笔者认为,这一行为,不仅不能培养起孩子自己的思想、独立的能力,而且

还可能扼杀了孩子的天赋和潜能!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终身的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的学堂。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应该且必须拥有一双慧眼,善于去发现孩子的天赋、潜能,善于去培养孩子的特长。朱永新也谈到“父母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天赋与潜能,要求父母必须尊重子女的兴趣与自身的选择,鼓励子女在不断尝试中发现和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这种发现应该在孩子产生兴趣的过程中,否则适得其反。笔者举一个例子:例如实现生活中,孩子想学习音乐,而父母不仅不理解孩子的想法,相反,以“音乐不能当饭吃”为由反对孩子,甚至强迫孩子选择自己安排的道路。这一举措,势必会扼杀孩子的天赋,打击孩子的一颗对兴趣、理想追求的心。

作者谈到“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善于学习,具有教育理性和自觉性,能够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情景,富有教育机智的父母。”笔者非常赞同这一观点,因为,父母通过学习可以吸收到“新鲜血液”,可以进一步充实自己的教育科学素养,从而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这种教育不管是直接的还是潜移默化的),灌输的不是一种陈旧落后的思想,而是进步的、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对于每个人来说,学习都是一个终生的事情,父母“善于学习”此行为同时也会潜移默化的感染孩子,在孩子中起到榜样作用。此外,“理想的父母,应该是

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情境,富有教育机智的父母”,的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较,具有渗透性、随时性的特点。父母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穿衣、吃饭、购物等小事情教育孩子,时时处处的、全方位的对孩子进行教育,教会孩子正确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通过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教育素材教会孩子做人做事。俗话说“小事情,大道理”,的确是这样。

“好书如挚友,情谊永不渝”,通过阅读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使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升华。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教育是人类的未来,家庭教育正是未来目标实现的保证。就国家而言,教育是保障国家发展壮大的基础性工程;对家庭而言,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太阳,是父母生活的希望,家庭是孩子的港湾和出发地,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导师和助手。

实践证明,许多孩子成功的基础和关键都是杰出的家庭教育,合格的父母是子女成功的关键因素,父母的一言一行也是教育,教子成才是父母的职责和义务,要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培育和教育,家长们需要了解教育的奥秘,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随时随刻把握教育的时机,挖掘教育的潜力。同时,父母应该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为孩子插上高飞的翅膀,朝向蔚蓝的天空放飞孩子的理想!

第五篇:《新教育之梦》读书笔记

对于朱永新,曾在网站上看到过某位老师的文章中所提到过,隐约了解到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教育家,而对于他的文章则从未看过。上次学校特为我们订了他的《新教育之梦》,带着对他的好奇,我认真地看了这本书,真可谓收益颇多、感慨颇多。

对于有关教育类的书,我看的不多,应该说是很少,因为这类书通常是很抽象、纯理论的,看起来很乏味,让人想睡觉。但这本书则大不相同,书中所写的纯粹是朱老师根据教育现状而谈到的他所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外加理想的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及父母,非常实际、实在。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看完书后的一些感受。

关于德育,朱老师定位其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我非常赞同。书中讲到,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环,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前就提出‘人格长城’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创造真善美之人格。”

我们幼儿园的德育基本上是通过晨间谈话、教学活动形式来进行的。晨间谈话时,我们经常通过一些故事来感染孩子,表面上效果不错,但实质上则不然。在学校,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如何孝敬长辈,幼儿都会说,但实际生活中呢?现在的家长都非常的宠爱自己的孩子,上学放学都要接送,父母工作很忙所以这接送工作大都落在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上。每天放学,孩子们要拿好自己的衣物,换好鞋子回家,我经常看见一些爷爷奶奶在吃力地为孩子换鞋子,而坐在椅子上的孩子还在东摇西摆。小班的孩子我们还可以理解,但有些中、大班的孩子也是如此,甚至,我还看到过一个孩子出手打奶奶。可见我们的德育效果如何,至少在孝敬教育这一块是失败的。

教学活动中,我们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引导孩子要爱祖国、爱护公物、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等,有时候讲的时候连我自己都感到可笑。正像朱老师所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文化和道德相脱节的现象。比如我在网上也会经常看到一些消息,如某地区的一公交车上,扒手偷东西,一女学生及时指出,却遭到扒手的斥骂甚至殴打,而车上其他人却如同没看见一样,更可气的是那被偷的人非但没有感谢那位女生,而是转过头来对那位女生说“其实我身上没带钱包,哪怕偷。”看到这样的事例,谁还会去学那位女生呢?再比如,在某所成人高校中,有位女学员的男朋友在大白天冲进教室当着在场所有学员的面将其女友砍死,而在场的学员包括任课教师居然没有人出来阻止,直到人被砍死、凶手离去,才有人报警。还有某地区几位公安人员在大街上勇斗歹徒,结果有一位公安人员大腿动脉被割断躺在大街上奄奄一息,尽管行人很多,但谁也没有伸出援助之手,结果那位公安人员终因失血过多而英勇献身。这样的事虽然不多,但要列举出来也不少,可见我们现在的人的道德处于何种水平。在如何进行德育方面,我觉得仅仅靠学校是不够的,还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做好生活中的榜样。

关于教育方面,我还只是一个新手,因此,在此,我也不多说什么了,以上只是我的一点点想法。总之,朱老师所提出的这些,我觉得正是我们教育所应达到的目标,正是我们一代代老师所为之奋斗而想实现的理想,我将以此为奋斗方向,并朝着这个理想而努力工作。只要我们朝着这个理想而不懈地努力,相信这个新教育之梦一定会实现。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此文共679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3 振国范文网 www.yzbjiazhe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