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言论谈心得体会

时间:2025-01-01 00:11:53
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言论谈心得体会[此文共3050字]

做一名清醒的教育者

感谢校领导,感谢唐师父,也感谢在座的各位,在这儿听我唠叨,我纯属抛砖引玉,谈谈自己可能片面的读书感受,不当之处望私下里批评指正。

认识苏霍姆林斯基,还得归功于我枕边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想来已经和我同床异梦了许久,一直当宝贝一样守着,近几年却很少翻阅他,今年暑假,我有幸能在孙孔懿的辛苦劳作下感受“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让我感受到了一个真正教育家的热情,一个理论实践者的诚挚,一个素质教育的影子……不知不觉间冒出了“和谐”两字,这两字可以说是我阅读感受的缩影。

下面围绕“和谐”,从以下三个方面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言论初浅地谈谈我的阅读感受。

一、关爱与严格的和谐

苏霍姆林斯基说“关心孩子与严格要求两方面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为此他还打了个生动的比方:教师既要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又要对学生心灵里滋长的一切不好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这种结合的真谛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也只有这种关心才能如水载舟,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你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如果在儿童失去自信心或者教师已经不相信学生能够变好的情况下来提严格要求,那么这就如同苦思冥想地要找到可以在沙漠中划船的船桨一样,无论你在哪里去找,也不会找到的,因为沙漠行舟这个想法本身就是荒谬的。这个观点和我们经常说的“爱而有度”“严厉是爱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如出一辙。而正是这个“度”,在教育实践中,我常常会有把握不准确的时候。爱不等于怜悯,比如当小胡同学身上有不合群表现,上课喊叫,自言自语,自我诋毁等行为时,我悄悄把他支开,请同学们多给小胡同学一些宽容,因为他的家庭环境比较特殊,自以为从此这个孩子就走向光明灿烂的大道。其实“任何一个有自尊心的人都不愿自己被人怜悯”,从他感到别人在怜悯他时,他的内心该有多么失落啊!现如今我才知道我的爱太草率了,要是早些接触这本书,我肯定会想方设法让他享受到人间崇高的快乐——掌握知识的快乐、脑力劳动的快乐、创造的快乐。

“爱而无度”,严亦有无度时,苏霍姆林斯基反对无端猜测儿童行为背后的“不良动机”。不要轻率地把儿童的淘气行为宣布为蓄意破坏秩序,不要把儿童的马虎大意称为懒惰,不要把儿童的健忘称为玩忽职守,否则就会失去儿童的信任,使得儿童为了自卫而变得倔强,故意不听话、任性,故意去做违背你的意见和要求的事。小顾同学,我上一届的学生,某次我检查作业时,发现他的一条阅读理解的答案和标准答案非常的相似,当即判断他抄袭了网络上的答案,要求他重写。同学发到了他的试卷,看到了“重写”二字,又听到了我说“某些同学在家写作业不好好思考,借助机器帮助思考,实在是对自己不负责啊,对于你不负责任的行为,我已经在你的试卷上写了‘重写’两字……”这些话语,偷偷地看了小顾一眼,随即小顾同学哗地哭出声来。我的话语,同学的眼神都深深地刺痛了他,后来得知是小顾自己不会做,妈妈告知他的。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言:“语言可以玷污人,也可以净化人。”所幸我在全班面前澄清了事实,承认了我的判断错误,不然对自尊心强的孩子是一种何等的伤害。批评也讲究艺术,“批评的艺术在于严厉和善良的圆满结合: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批评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而且是对他充满人情味的关切。”“对儿童的精神世界高度敏感和关心的教师,是从来不高声训斥儿童的。”这些话使我醍醐灌顶。

二、精神生活与智力活动的和谐

书籍是真正的平衡器,给予全社会有心灵的人和真诚阅读书籍的人以人类最美好、最伟大的东西。书籍不仅能平衡自我,也同样能平衡师生之间的心灵契合度。有人说“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精神生活上的一致,是他们的理想、愿望、志趣、思想和感受的一致。”而书籍正是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一个重要渠道。

书籍是师生友谊最直接的精神纽带。师生谈论书籍的时刻,应当是师生精神交流最灿烂的时刻。我们会一起寻找马小五身上的善,赵细妹身上的责任感,二丫身上折射的亲情,感受着仁字巷里发生的喜怒哀乐。此时的“仁字巷”已经不单单是故事中的场景,俨然成了我和孩子的精神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有共同的场,在共同的场里讨论阅读,是一种享受,是一个不断有新发现的旅程。

丰富的精神世界最终定会作用于智力活动。去年,我让孩子写一篇有关于海门“山竹”的文章,孩子写下暴雨的场景令我震惊“窗外,那雷声从远处的长江上空滚动过来,发出‘轰隆’的声响,一路滚到房顶上空或你的头上。闪电,就像利剑,划破灰蒙蒙的天空。它,又好似无数条蓝蛇,有着无数锋利的爪子,一股要把一切都扯烂的狠劲。乌云在整个城市上空翻涌。逐渐的,风在变大,雨在变猛,路上的行人都快速奔跑起来。那雨点就像一颗颗玻璃珠,串在一起,织成一条条珠帘。它们在我的眼里模糊起来,或者,那些珠子停住了——明明是在下坠,却仿佛一珠一珠地都停住了。忽然,一个炸雷在空中炸开。那雷并不是跟随着闪电炸响的,它犹如要考验人的意志,先留下一段空白,让你的心悬到嗓子眼儿,才突然爆炸……”仔细一瞧,里面的字句一部分是从《蜻蜓眼》里迁移而来。本来我以为写景作文对于孩子来说比较困难,没想到学生没有这个想法,反而认为非常好写,一些词句一下子就涌入到了脑海中。我戏称:“文思泉涌也不过如此!”写作是心灵的自然表达,有了阅读,有了实践经验,写作文也就水到渠成了。

苏霍姆林斯基不仅仅要求学生经常阅读,更强调教师的阅读,他写道:“要天天看书,终身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江河。”教师自身精神生活的丰富至关重要,他需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这样才能顺利地实现精神财富的继承和传递。

三、基础教育与未来发展的和谐

“如果人的精神生活仅仅被局限在这个领域里,也就是说,他只能在掌握知识上、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会有失败和困难在等待他,使它的生活变成一种痛苦。”读到这句话,我的心在颤抖,不由自主,进而转成了亏欠,因为我有太多次鼓励、激励学习困难孩子在学习上表现自我,获得成功,体验丰收的喜悦,又有太多次看到孩子努力过后那无可奈何的表情,这句话中似乎能很清晰地碾压出我的渺小与狭隘。小胡同学,就是开头讲得傻里傻气不合群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学习上也显得很吃力,常常记住了这个忘了那个。我曾一度换着花样企图唤醒他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不知道有多少次,只要是小胡同学的一点点进步,哪怕是字变好看了,作业速度提高了,甚至是课堂上主动回答一个问题了等等,我都拿出来大肆地在班级里表扬。小胡同学后期坚持每天给我写一封信,他是这样写的“我常常会因为老师的表扬而受宠若惊,并暗暗发誓一定要更努力。”再后来,他这样写道“为什么我的努力收效甚微?老师的鼓励激励我很感激,但企图让我爱上语文,好像不太可能。”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身上仍旧会有道德感,会有进取心,自尊心,生活并不一定是往一条方向发展,让他快乐地生活,那么他们最终走向生活时会是诚实而热爱劳动的人。

学生不仅仅是受教育者,他同时也是自我教育者和教育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特别重要。

最后,还是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结束我的讲话“面对学习困难的儿童保持信心和耐心,任何时候都不可急于作绝对的结论:这个孩子无可救药了,他命该如此。一年,两年,三年,他可能一无所得,但到了时候,就有结果了。思想——像一朵花,它逐步地贮存生命的琼浆。我们给花的根提供汁液,使花得到阳光——花就开了。

最后的最后,我还是想给大家读一下我最关注的小胡同学,他在最后的毕业感言上说的一段话:这六年的时光比以前过得都快了好多,我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是时间老人的闹钟出了问题了吗?我知道了,时间没有变,而是有一种叫感情的东西把时间快进了。感情真的是一种奇怪的东西,他可以使一段快乐的时光飞尽,还可以把你讨厌的人变成喜欢的人。相处了六年的同学,我真的舍不得你们。我看到了好多同学都在落泪,要不是现在我特别紧张,我也好想哭一场。

就是他,一个看似不正常,奇奇怪怪不合群的家伙,在最后一天毕业典礼后,家长会结束后,和一个个同学拍照留念互相拥抱完,哭完后,他一直安静地陪着我,陪着我到最后,最后的最后,他妈妈几次催促都不愿意离开,一直到天黑,才展开双臂抱了我一下(教他一年唯一一次抱我),给我拍了一段抖音,才离开,去温州上学了。这样一个孩子,我相信几年以后,花自开!

《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言论谈心得体会[此文共305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3 振国范文网 www.yzbjiazheng.com 版权所有